九 优秀通讯员

来源:球王会app靠谱吗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18 06:55:29

1978年,我考入铜仁师范专科学校。通常情况下,大专要读三年。但那一届很特殊,只读不到两年就毕业


产品介绍

  1978年,我考入铜仁师范专科学校。通常情况下,大专要读三年。但那一届很特殊,只读不到两年就毕业了。而大学本科要读四年,我们比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进入大学校门的本科生,还要早一年踏入社会。

  物以稀为贵。恢复高考最早的那几年,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并不多,所以几乎个个都是那个时代的香饽饽。况且,我们还是铜仁师专的首届毕业生。

  拨乱反正,百废待兴,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高学历的人。县委办公室招收秘书工作人员,派人前来对我进行考察,要求写一篇与水泥厂有关的文字材料。这里的情况我十分熟悉,写这类题材得心应手。于是,就围绕县城修建东门钢筋混凝土大桥,水泥厂是如何克服困难,生产高标号水泥一事,写了一份调查报告。

  对我交上的答卷,县委常委,县委办公室主任金肇很满意。当然,我能顺利通过考察,主要还是我师专的毕业档案里,有过硬的成绩。打开卷宗,我毕业成绩总分为全班前几名,是班里为数不多两年均被评为的三好学生,又是班委成员和校学生会干部。更为关键的是,在我毕业前的一年,父亲的冤案得到了彻底昭雪。我如今不再是黑五类子女,变成了响当当的红二代。

  于是,我顺利通过了考察,于1981年下半年,走进了县委大院。原计划我是调县委办公室的,但县委农村工作部更缺少人。经过协商调整,我就成为农工部的工作人员。

  县农工部和县农委,两块牌子,一套人马,是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部门。农工部是党委机构,主要工作任务是保持与各区镇党委办公室的农情联系。农委则为政府系统,管辖有农业局,林业局,水电局,畜牧局,气象局,乡镇企业局和县农场等多个单位。农工部或农委都是混合呼叫,喊什么名称都对,只是部门的两位领导,当时县委组织部下文任命时的职务为主任而不是部长。

  县农委人员十分精干,只有5人。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叫任永祥,另一位副主任是张金桥。工作人员有我,何全基和刘先和。

  县委和县政府对农工部即农委的工作格外的重视,都分别安排有分管领导。时任县委书记石国生,也很关注我们的工作。县委大楼有许多部门,很难见其身影,但他却常常会出现在我们的办公室。

  石国生是土生土长的苗族干部。许多人都评价说,在松桃历届县委书记中,他是最威严,也是最有水平的一个。确实,并非浪得虚名。如有一次开县常委会,我列席会议当时就在现场。县长不过迟到了几分钟,被石国生严厉批评,简直无地自容,大气都不敢出,红着脸没有申辩半句。

  在同一间会议室,几年之后,一次我参加区书会议,即县委召开的有县委常委,县政府班子成员和各区委书记参加的例会。这时候,县委书记县长都换了人。

  又是县长迟到了,但情况却天壤之别。到任不久的县委书记,只轻轻说了一句,怎么搞的,来晚了?与石国生书记那辛辣刻薄的语调相比,他客气多了,甚至不像是在批评责备。谁知仍触动了该县长敏感的神经,他勃然大怒,破口大骂起来,说老子就来晚了,你又能怎么样?

  结果,这次区书会议,县长因赌气缺了席,县委书记也无可奈何。事后才知道,那天县长陪重要客人,喝多了。

  县里召开全县工作大会,区乡镇基层干部,县机关有关人员,黑压压的一大片,云集于县政府大礼堂,有时会议秩序很难维持。有人窃窃私语,交头接耳,台上开大会,台下有小会。主持会议的领导,多次拿起话筒,反复提醒不要讲话,总是效果甚微。

  如遇到石国生在场,情况就完全不同。一次县里开大会,发现台下有人私语,他就在台上敲起警钟,说注意了,有农村同志开会带小孩来了,管好娃娃的小嘴巴,不要扰乱了会场。马上,会场鸦雀无声。大家都明白,石国生书记开始教训人了。

  说闲话的并非小孩。石国生确实看见了,在今天的会场中,有个别农村的妇女干部进城开会,把小孩子也带进来了。但台下讲话者,却是一些大人。如果真是小孩吵闹,家长会立即带人离开,会场的秩序是不会受一定的影响的。石国生是把讲话者,比喻为不懂事的小娃娃,进行辛辣的讽刺与挖苦。

  后来,石国生书记调铜仁地委工作。一次,我到地区开会遇见了他。他向我打听一位干部的情况,我回答说最近出事了。他“哼”了一声说,我离开松桃的时候,就给组织部门打了招呼,说这个人断不能用,他们果然不听,当耳边风。这种人,明明只配做茅斯板,可硬要拿去钉家先。这是松桃的一句土话,茅斯即茅坑,祭祖宗神位的地方为家先。你看一看,石国生书记的骂人讽刺有多幽默多厉害!

  调农工部工作不久,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文件,对农村林业工作进行改革,在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林业“三定”工作,即“稳定山林林权,划定自留山,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”。我被抽调到林业“三定”办公室,经常与县林业局的领导一道,深入农村基层,进行现场指导。

  划定自留山之后,对乡镇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。这项工作如责任不到位,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乱砍滥伐森林现象。有一个村寨,因为工作粗枝大叶,致使近百亩林地被毁,于是我写了一篇报道,寄往贵州日报编辑部。因为该稿件,配合了当时的形势,很快就在一版见报了。

  在甘龙区,有位名叫黄朝田的年轻护林员,为保护集体山林,六亲不认,恪守职责,从起初被很多人误解埋怨,到最后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,其事迹十分感人。于是,我把这一材料整理后,写成了一篇标题为“黄朝田的三板斧”的人物通讯,寄往中国青年报编辑部。让我想不到的是,不久居然在该报的头版头条位置上发表了。

  能上头版头条,特别是人物通讯,很不容易。这是许多专业记者,采写新闻稿件主攻的目标。况且中国青年报,是全国主流媒体有影响的大报,我能够短期内达到这样的高度,主要在于我的勤奋努力,也证明我具备新闻采访的基本素质与天赋。

  不久,我采写的一篇新闻“十名外省青年来我省苗乡办中学”,登上贵州日报头版头条,引起了不小轰动和反响。当时,我在盘信区下乡搞农情调查,听说在该区所辖的银岩乡,有一些外省年轻人在那里办学校。我听后感到是件新鲜事,蕴藏着较大的新闻价值。结果证实,我的判断是完全准确的。

  我新闻写作的最亮眼表现,是人民日报头版“今日谈”拦目,发表了我写的评论文章,标题为“吸水海绵”与“压缩饼干”。这篇评论文章,紧紧围绕农村基层组织,在农村年终填送报表的时候,存在着弄虚作假的一些弊端,进行了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评论。

  人民日报的上稿率非常低,可能不到百分之一。如果是评论随笔杂谈等稿子,其难度就更加可想而知了。因为作为党中央的喉舌,在上面发表的言论,意义非同小可。因此,在人民日报一版刊登的这篇评论,尽管只有短短的几百字,其价值远远地超过我在其它报刊上发表的一些长篇新闻作品。同时,也成为我从事新闻工作达到了一定高度的重要标志。

  每三年,人民日报就会把该栏目的评论文章,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汇编成书公开发行。编辑部曾把刊登了这篇文章的新书,连同稿费寄给了我。可惜这本书,在松桃县被一位搞新闻的朋友借去了,却始终没归还我。但这篇短文,永远刻印在我的脑海里,文章是这样结的尾——“吸水海绵”,水份多。“压缩饼干”,余地大。我们既不要“吸水海绵”,也不要“压缩饼干”,要的是实事求是。

  这篇评论文章的发表,在铜仁地区从事新闻写作的通讯员队伍中,产生了较大的反响。该文见报的当天,铜仁地委宣传部通讯科长高万能,就打来电话对我说,永安同志不简单呀,我搞了多年的新闻,都难上人民日报一篇豆腐干稿子,你这一上就是头版,还是评论文章,祝贺祝贺!

  高万能科长是我们铜仁地区新闻部队的带路人。他后来被提拔进入高校工作,曾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,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,全国人大代表。能得到他的肯定和赞扬,对我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。

  可能受到触动,我从此更偏爱评论文章的写作。在光明日报,经济日报,工人日报,中国青年报,农民日报,中国乡镇企业报,半月谈,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,以及贵州日报,贵州经济报,贵州科技报和党的生活等中央和省内报刊上,发表了多篇评论。甚至发行量很大,采用率极低的大众电影,中国电视等刊物,也发表过我写的评论文章。

  我写的较有情趣且有些耐读滋味的一篇文章,是发表于贵州经济报的杂文“花猫的悲哀”。这是因一件真实情况出现后,而触景生情的感慨。

  家里客厅发现一只老鼠,我把房门关上了。但想逮住它正法并非易事。因为室内桌子板凳及堆放的杂物太多,始终没有办法将其捕获。这时,我想到隔门对面的刘表叔家,养有一只大花猫。

  于是,我去了表叔家,抱来了大花猫,要它助一臂之力。老鼠看到天敌,自然害怕,浑身都在发抖。在即将被花猫抓住的瞬间,老鼠发出一声绝望的尖叫,顿时把花猫吓得屁滚尿流,老鼠趁机从一处未关紧的门缝中逃生溜走了。

  猫怕老鼠。若不是亲眼所见,很难让人相信。这能怪花猫吗?我们把它当作宠物饲养,本是老鼠的克星,但鸡犬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,恐怕花猫也搞不明白,老鼠为何方神圣。养尊处优的花猫,早已忘记了自己职责。我们骄惯花猫,使其失职,让其堕落,难道不应承担一定责任吗!

  百感交集,思绪万千。我由此联想起子女的教育,人才的培养,这都需要家长和教师,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让其经风雨见世面,不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,成为这只可怜的“花猫”。

  贵州经济报是省人民政府的机关报,那里高手云集。该报居然把这篇杂文,作为该报新推出的星期刊发刊词发表,可见这篇文章,应该写得还算耐人寻味的。因为星期刊的文章是需要可读性的,何况是发刊词!但我认为,并非这篇杂文有什么独到之处,而是因为这篇文章,有普遍的敎育意义,加之又不失风趣幽默。尤其是这个敏感的话题,被我在生活中及时地捕捉到了。

  1982年底,贵州日报召开全省通讯工作暨通讯员表彰大会,我有幸成为十佳之一。

  贵州日报由贵州省委主办,是贵州主流煤体的大哥大。贵州日报的最佳,也能说是全省的最佳。因此,这次会议规格很高,省委书记朱厚泽出席讲了话,并亲自给优秀通讯员颁奖。

  朱厚泽书记是一位很有水平的领导,他后来升任中央宣传部部长。在鱼龙混杂,心高气傲的文学艺术界,是很难服众的,而他得到了广泛的好评,被称之为“三宽部长”。即他上任后,提倡在文学艺术界,要创造出“宽松,宽容,宽厚”的环境和氛围。

  受表彰的全省十名优秀通讯员,整个铜仁地区,只有我是其中之一,这是莫大的荣誉。我也知道,在铜仁搞新闻的同行,比我水平高的大有人在,一定不能骄傲自大,要虚心学习,百尺杆头,更进一步。

  从事新闻写作,并非我的主业。我在农委农工部的本职工作,也尽职尽责。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,都能圆满完成。业余时间采写新闻,不但不影响工作,还提高了我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,受到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。

  在大家的关怀爱护帮助下,我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。1982年11月,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。由于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表现出色,经过组织部门研究,在1984年初,调我到了县委宣传部,专职从事新闻工作。


应用范围